第二部 人間革命的實踐
第十一章 何謂人間革命(11-7)
11-7 磨練自己的生命
與池田會長締結友誼的俄羅斯「兒童藝術之母」薩茨女士(Nataliya Sats,莫斯科國立兒童音樂劇院總裁),年輕時曾遭受獨裁當局迫害而入獄。她在獄中鼓勵其他同樣蒙冤入獄的婦女,並使監獄成為了「學校」、「劇場」。池田會長透過她的人生哲學,論及每日譜寫自我人間革命劇的意義。並說明在超越難當中,才能達成真正的人間革命。
只要「心」改變,「環境」也會改變。佛法上也說:「依正不二」、「一念三千」。
薩茨女士環顧四周,發現獄中人才濟濟。她覺得總是唉聲嘆氣不是辦法,心想:「不如創造讓眾人發揮所學、互相學習的機會吧!來開辦學校吧!」
「這個人可以講授化學,讓那個人講解醫學。」
女士自身則是展露優美的歌聲。有時則以清澈嘹亮的嗓音朗讀普希金的詩作。眾人心生感動,勇氣大增。
原本黑暗、封閉的監獄,因為這樣成為了能夠靜心學習的學校,或是可以盡情欣賞藝術的劇場。憑著一顆心,什麽都能改變。
「來吧!在現今所在的地方,愉快地度過有意義的每一天吧!」
真正賢明的人,無論在怎樣的狀況下都能夠創造出價值。
何況佛法教說:「心如工畫師」。「心」好比名畫家,能夠自在地描繪出一切事物。因此,人生就是「心」畫出來的「名畫」,是「心」所創造的藝術。
薩茨女士跟大家一同決定:「不可以一個人獨自悲傷。」孤零零的一個人,悲傷會愈益加深,變成無法挽救。
活在人與人的切磋琢磨中,才能成就「人格」,「自我」才會充實。
有時或許會覺得組織的事情煩瑣,想「一個人」逍遙自在。但實際變成獨自一人、退轉的時候,是何等寂寞、孤獨呢!與同志一起經歷喜怒哀樂,在熱鬧的「人世間」奮鬥到底,才能成長。
薩茨女士就是如此優秀的哲學家、人本主義者。
所謂人本主義,並非必須是什麽高尚的理論。徹底地相信人,把人與人連繫起來──這就是人本主義。換言之,就是要建立「友情」。
友情具有強大的力量。學會也就是以友情、廣布同志愛、異體同心的信心團結為基礎。有此基礎,才有了組織機構,不可以本末倒置。
組織是為加深友情、同志愛與信心的一種手段,若是顛倒的話可是不行的。若組織變成了目的所在,不以人為本,就會淪為權威主義。
總之,學會活動是在地區、社會上擴展友情,會讓我們每天積聚「人生財寶」。
我們是佛法信仰者,應讓周遭的人感到「那個人了不起!」、「真想成為那樣的人啊!」──度過這樣的人生。希望大家創造忠於自己人生的「人間革命劇」。
「改革自身」,就是人間革命。
忠於自己,每天譜寫自身的人間革命劇,就是至高的人生。這種不斷成長的姿態,就是偉大的折伏。
在此想拜讀《御書》,那是至今曾反覆拜讀的〈開目抄〉的一節。
「我及我的弟子,即使遭遇各種苦難,如果沒有懷疑的心,自然可以到達佛的境界。不要因為諸天沒有守護就產生懷疑,不要因為現世生活沒有獲得安穩就感嘆,雖然早晚教導我的弟子們,但是他們都因為產生懷疑而放棄《法華經》的信仰吧。愚人的習性,對於約定好的事情,往往會在重要時刻忘失。」(御書文白並列本Ⅰ,324頁)
「自然可以到達佛的境界」──這是說示,只要在這一生奮鬥到底,一定會成佛。所以無論怎樣艱苦,也要達成「一生成佛」。
「人生就像作夢一般,無法期待一定能活到明天。」(御書文白並列本Ⅲ,75頁)
人生猶如夢境,明天會如何無法預料,自己也無法掌握。在這樣的人生裡,建立能永遠自由自在地活下去的自身,就是「一生成佛」。信仰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能否構築這樣的境界,就是「今世的勝負」。
改變生命的境界──無論科學、經濟或政治的領域,都做不到,唯有佛法才能做到。而我們在今世幸逢此佛法。
「不可懷疑法華經的偉大功德」──長遠來看,一定會得到偉大功德。即使一時看來陷於逆境,也絕對能夠「變毒為藥」。
「不要因為現世生活沒有獲得安穩就感嘆」──若是一帆風順,生命就得不到磨練。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話,人便會墮落。
對抗難才能建立生命金剛不壞的偉大境界。所以大聖人說:「難來以安樂意之可也。」(御書783頁)
佛道修行雖然艱苦重重,卻也因此得到一路安穩人生終究無法體會的「人間革命」的大歡喜。因此,大聖人嚴厲地告誡弟子:「在重要時刻,絕對不可以忘失信心的約定!」
摘自本部幹部會的指導(1996年12月16日,東京)
《創造幸福與和平的智慧》一書彙集池田會長著作中的核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