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间革命的实践
第十一章 何谓人间革命(11-7)
11-7 磨练自己的生命
与池田会长缔结友谊的俄罗斯“儿童艺术之母”萨茨女士(Nataliya Sats,莫斯科国立儿童音乐剧院总裁),年轻时曾遭受独裁当局迫害而入狱。她在狱中鼓励其他同样蒙冤入狱的妇女,并使监狱成为了“学校”、“剧场”。池田会长透过她的人生哲学,论及每日谱写自我人间革命剧的意义。并说明在超越难当中,才能达成真正的人间革命。
只要“心”改变,“环境”也会改变。佛法上也说:“依正不二”、“一念三千”。
萨茨女士环顾四周,发现狱中人才济济。她觉得总是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心想:“不如创造让众人发挥所学、互相学习的机会吧!来开办学校吧!”
“这个人可以讲授化学,让那个人讲解医学。”
女士自身则是展露优美的歌声。有时则以清澈嘹亮的嗓音朗读普希金的诗作。众人心生感动,勇气大增。
原本黑暗、封闭的监狱,因为这样成为了能够静心学习的学校,或是可以尽情欣赏艺术的剧场。凭着一颗心,什么都能改变。
“来吧!在现今所在的地方,愉快地度过有意义的每一天吧!”
真正贤明的人,无论在怎样的状况下都能够创造出价值。
何况佛法教说:“心如工画师”。“心”好比名画家,能够自在地描绘出一切事物。因此,人生就是“心”画出来的“名画”,是“心”所创造的艺术。
萨茨女士跟大家一同决定:“不可以一个人独自悲伤。”孤零零的一个人,悲伤会愈益加深,变成无法挽救。
活在人与人的切磋琢磨中,才能成就“人格”,“自我”才会充实。
有时或许会觉得组织的事情烦琐,想“一个人”逍遥自在。但实际变成独自一人、退转的时候,是何等寂寞、孤独呢!与同志一起经历喜怒哀乐,在热闹的“人世间”奋斗到底,才能成长。
萨茨女士就是如此优秀的哲学家、人本主义者。
所谓人本主义,并非必须是什么高尚的理论。彻底地相信人,把人与人连系起来──这就是人本主义。换言之,就是要建立“友情”。
友情具有强大的力量。学会也就是以友情、广布同志爱、异体同心的信心团结为基础。有此基础,才有了组织机构,不可以本末倒置。
组织是为加深友情、同志爱与信心的一种手段,若是颠倒的话可是不行的。若组织变成了目的所在,不以人为本,就会沦为权威主义。
总之,学会活动是在地区、社会上扩展友情,会让我们每天积聚“人生财宝”。
我们是佛法信仰者,应让周遭的人感到“那个人了不起!”、“真想成为那样的人啊!”──度过这样的人生。希望大家创造忠于自己人生的“人间革命剧”。
“改革自身”,就是人间革命。
忠于自己,每天谱写自身的人间革命剧,就是至高的人生。这种不断成长的姿态,就是伟大的折伏。
在此想拜读《御书》,那是至今曾反复拜读的〈开目抄〉的一节。
“我及我的弟子,即使遭遇各种苦难,如果没有怀疑的心,自然可以到达佛的境界。不要因为诸天没有守护就产生怀疑,不要因为现世生活没有获得安稳就感叹,虽然早晚教导我的弟子们,但是他们都因为产生怀疑而放弃《法华经》的信仰吧。愚人的习性,对于约定好的事情,往往会在重要时刻忘失。”(御书文白并列本Ⅰ,324页)
“自然可以到达佛的境界”──这是说示,只要在这一生奋斗到底,一定会成佛。所以无论怎样艰苦,也要达成“一生成佛”。
“人生就像作梦一般,无法期待一定能活到明天。”(御书文白并列本Ⅲ,75页)
人生犹如梦境,明天会如何无法预料,自己也无法掌握。在这样的人生里,建立能永远自由自在地活下去的自身,就是“一生成佛”。信仰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能否构筑这样的境界,就是“今世的胜负”。
改变生命的境界──无论科学、经济或政治的领域,都做不到,唯有佛法才能做到。而我们在今世幸逢此佛法。
“不可怀疑法华经的伟大功德”──长远来看,一定会得到伟大功德。即使一时看来陷于逆境,也绝对能够“变毒为药”。
“不要因为现世生活没有获得安稳就感叹”──若是一帆风顺,生命就得不到磨练。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话,人便会堕落。
对抗难才能建立生命金刚不坏的伟大境界。所以大圣人说:“难来以安乐意之可也。”(御书783页)
佛道修行虽然艰苦重重,却也因此得到一路安稳人生终究无法体会的“人间革命”的大欢喜。因此,大圣人严厉地告诫弟子:“在重要时刻,绝对不可以忘失信心的约定!”
摘自本部干部会的指导(1996年12月16日,东京)
《创造幸福与和平的智慧》一书汇集池田大作著作中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