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認識自己所選的道路──德尼斯・吉拉談論宗教間對話的價值
巴黎天主教大學宗教研究中心(l’Institut de science et de théologie des religions)前任副所長德尼斯•吉拉(Dennis Gira)是位法國神學家,同時也精於佛學研究。2020年12月11日,創價學會的日報《聖教新聞》刊載了一篇吉拉的專訪,他談論到自己鑽研佛法的原因、宗教間對話的價值,以及《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簡稱《御書》)的法文翻譯。
您是天主教神學家,也是佛學專家。在您看來,同時研究兩個宗教有什麼重要性?
我並不是唯一研究這兩個宗教的人。最近幾年間,許多天主教神學家開始認真地鑽研佛教。毫無疑問地,這絕大部分要歸功於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中諸位教長的推動。這場會議提出了教會革新以及現代化的願景,而教長們在這個大框架中,強調宗教間對話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新教徒也在推動與佛教界的對話以及佛法的學習。
當某一個宗教的信徒嘗試著理解與自己宗教不同的信仰,並且希望與對方進行對談時,雙方必須願意盡可能去深究彼此信仰的極致深義。如此一來,雙方便能夠回歸到各自宗教創始者的初衷以及教義的根本。
我們持續不斷地努力,讓自己透過對話更了解其他宗教傳統的「核心」,就能開啟深入的、心與心的溝通。
為了避免任何人誤會,我必須說明,雖然我鑽研兩種宗教,但是我跟從的只有耶穌基督的道路。我也希望與我對話的佛教徒伙伴也認真去研究這兩種傳統,同時也只遵行佛陀教示的道路。
「基督的道路」與「佛陀的道路」擁有許多共同點。不論是哪一條道路的奉行者,都能在不必使對方改變信仰的情況下,與對方共享某些價值觀,一起開展許多工作。就像「慈善的撒瑪黎雅人」(《聖經》中的比喻),雖然與耶路撒冷聖殿有關的人士視之為敵人,但是很明顯地,他跟從耶穌教導的道路,比司祭等宗教領袖虔誠多了,那怕這些人跟耶穌同樣都是猶太人。對基督徒而言,如果非基督徒的行為跟撒瑪黎雅人一樣,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那麼他走的道路與耶穌指示門徒的道路非常接近,遠遠勝過那些沒有展現同樣精神的基督徒。
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或稱卡繆)曾說過,以其精髓而不是「副產品」來判斷一個教義才是誠實的態度。您覺得他這段話的意思是什麼?
如果有人只從十字軍東征或是殖民主義的角度來探討基督教,就等於僅僅考量了這個傳統的負面「副產品」,為其真正的意義做出侷限的、甚至錯誤的詮釋。這好比拿歷史上的僧兵來談論日本佛教一樣。實際上,這兩個傳統的歷史不該被簡化成這些「副產品」。如果我們著眼於某個宗教的精神精髓,其根本意義所在,我們必然會發現它造福人類的真正精神層面。
與來自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社會背景以及價值觀的人們見面、對談,是發掘彼此共同點的珍貴機會。
我們持續不斷地努力,讓自己透過對話更了解其他宗教傳統的「核心」,就能開啟深入的、心連心的溝通。了解他人信仰的核心,會幫助我們加深自己的信仰。就這層意義而言,如果一個宗教有意向世界開放,對話的精神與實踐是明顯不可或缺的。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宗教,也適用於生活中的所有層面。與來自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社會背景以及價值觀的人們見面、對談,是發掘彼此共同點的珍貴機會。我們同時還能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和別人不盡相同的特有天賦以及長處。對話的收穫就是讓我們成長為更好的人。
您以負起《御書》的法文翻譯顧問這項重要任務為開端,將日蓮佛法更深入地介紹給法國社會。
我本身對日蓮佛法的研究,加上協助《御書》的法文翻譯,強化了我的信念,即每一份去了解他人信仰的努力,都會同時幫助加深自身的信仰。有關日蓮佛法,我必須強調,為了了解日蓮,最重要的是,不要理會有關他的種種流言蜚語,即別人如何評論他,而是要用心傾聽日蓮本人想傳達的訊息,而這都在他的著作裡。
我舉一個有趣的思考點做為說明。有些人認為日蓮態度強硬、激烈辯論因而否定他,批評他「不容異己」。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日蓮生在末法時代,在末法時代說法。如果不考慮當時局勢帶給他的嚴重急迫感,就不可能了解他想引導眾生成佛的熱望。在深入考量這個背景後,我開始明白,日蓮所採用的折伏(駁斥權教),其實反映了他急欲表達那份對佛教徒而言最大的慈悲,來幫助於末法時代水深火熱的眾生成佛。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這原本是不可能達成的事。
當日蓮意識到這件事對末法眾生的意義時,他前往京都、奈良以及其他當時主要的佛教研究中心,努力鑽研佛法,以尋找「經中之王」,最後他找到了《法華經》。《法華經》傳達了兩項非常重要的真理:一、一切眾生的生命中都有與生俱來的至高佛性;二、佛是永恆的,自「久遠元初」起一直都在引導眾生。然而,許多末法時代的弟子完全忘記自己是佛子以及後繼這個身分,這也是為什麼《法華經》中的長者窮子喻顯得如此生動。
雜誌《宗教世界》(Le Monde des religions)希望我寫一篇文章,幫助讀者了解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的「法華經展」(2016年4月)有什麼重要性。經過漫長的思考,我最後決定凸顯《法華經》與《聖經》的三個相似點,幫助可能有興趣觀展的人了解《法華經》教義的本質及重要性。
第一個相似點是有關《法華經》和《聖經》都揭示了一直以來秘而不宣、令人驚異的內容。舉例來說,在《法華經》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中,宣告了佛陀最初成佛的時間點,揭露了佛的永恆性。《聖經》也同樣披露了有關世界的起源、人類的狀態以及天主透過耶穌基督將自己顯現在人群之中的驚人事實。
第二個相似點,是《法華經》與《聖經》的普遍性。這一點表現在希望萬人成佛(《法華經》)以及所有世人得救(《聖經》)的願望中。在《法華經》,這個立場藉由所有人都有「佛性」的主張得到確認。《聖經》則是確信天主對祂所創造的人類是信實的,因為祂明示每一個人都能得救,以及在復活的基督裡成就的一切。
第三個相似點是佛陀在《法華經》中以及耶穌基督在福音書中都運用大量的譬喻。《法華經》中的長者窮子喻以及〈路加福音〉中(第十五章第11至32節)的浪子回頭比喻,皆清楚地闡述了佛的慈悲以及天主的憐憫。這些譬喻絕妙地反映了佛教與基督教內涵上的一致性,同時也顯現了這兩個宗教傳統的異同,從而開啟了寬廣的對話空間。
認識到相似之處固然重要,但我們也必須尊重這兩個譬喻在本質上的差異以及各自所代表的傳統,也應該看到這些差異其實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生命難以言喻的奧妙。這麼做可以使我們在對話時,更自在、更無畏地探索各種可能性,放心地相信所有參與對話的人都能在精神層面得到豐富的收穫。
若能將宗教間對話體現的開放態度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宗教真正的價值就得以彰顯出來。
我同意這個看法。每一個具有普遍性且對世界開放的宗教都有年輕人和新的世代,他們如實地承繼傳統帶來的精神遺產,並且在各自文化的啟發下,積極虔誠地追求自己的精神層面。
我收看了於2020年9月27日舉辦的創價學會世界青年部總會線上直播(在法國,是在早上5點半開始!)。這些年輕人超越物理距離的限制,成功地傳達了「患難與共」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動。我在回想時,希望油然而生,認為這些年輕人與來自其他許多宗教的青年,體現了人類的未來。
不同國家的青年透過網路輪流發表了為世界點燃火炬的決心,聲言日蓮佛法無疑就是「太陽佛法」,能夠驅逐所有生命中的黑暗。「光」的形象對基督徒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年輕的時候(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覺得一個基督教青年活動的口號非常有道理:「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燭光。」確實,即使我們並非身處高位,採取的行動未必能即刻對世界產生影響,但是從小地方著手就足夠了。我在觀賞於9月召開的世界青年部總會時,這個口號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即便蠟燭的火光非常微小,但是當世界上的青年共襄盛舉,一人點燃一根蠟燭,最後一定會光芒萬丈,照亮世界。
在世界青年部總會上登台的年輕人反覆說道:「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在他曲折的人生中,也常說這句話,尤其是在一場數一數二重要的演說中,他呼籲:「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成為了對所有美國人的呼籲。
夢想是年輕人的特權,這表示他們已經整裝待發,滿懷熱情地接下改變世界的挑戰,夢想著世界會變得更好,深信人類將擁有正義、團結以及和平的未來。
- *1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於1962年到1965年舉行,企望協助天主教會順應現代社會。會議呼籲天主教徒敞開心胸,重視與現代社會、與其他宗教信徒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