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

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和心態,會深深影響到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

最難過的事也許莫過於跟親愛的人死別。即使明知壽命有限和人人無法逃避生命的無常,卻難以減輕死所帶來的衝擊,也未能助我們面對自己終須去世的現實。

“”
(© Vicky Emptage/Getty Images)

為何誕生下來?為何非死不可?這個脆弱無力的存在到底能夠創造出什麼價值?在尋求解答這些問題中誕生了佛法。

佛法教導我們要正面面對而不是畏懼死這個現實。現代文化可說是力求避開和否定死這根本問題的文化。可是正因為意識到死亡,才驅使我們檢討自己的人生,努力度過有意義的生活。死讓我們曉得珍惜生命,同時醒覺到與別人分享的每一瞬間是如何寶貴。在奮力超越死亡痛苦的掙扎之中,從生命深處會產生出光明璀璨的堅毅勇氣。通過這奮鬥,使我們更加認識到生命的尊嚴,更懂得體恤別人的痛苦。

從佛法生死不二的觀點來看,生和死是循環不息的兩個階段。生命並非始於生,亦非終於死。從肉眼看不見的空氣中的微生物,以至宏大的旋轉銀河,宇宙萬物皆經歷這些階段。每個生命個體都是這大宇宙律動的一部分。

宇宙一切事物,森羅萬象全是互相聯繫的巨網的一部分。我們稱之為生命的這股流動於宇宙間的強大能量無始無終,生命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

早期的佛教視此為無可避免的苦痛,把焦點放在如何解脫這苦惱上。

釋迦牟尼(釋尊)察覺到欲念是推動生命的基本動力,把人束縛於生死輪迴之中。每分每秒各種欲念衝動激發思想言行,包含著形成各人宿業的潛在因素。通過這種種因行果報,我們於每一瞬間決定自身和四周的宿命,持續著這生生世世的輪迴。釋尊更指出,並沒有永遠存在的靈魂或自我,有的只是由持續的業力所產生的不變本質或自我的虛幻假象。

消除欲念會切斷推動生死輪迴的能量,隨著死亡,生命將徹底了結。這種所謂滅度的幸福境界,即涅槃,是早期佛教的最終目標。時至今日,在許多佛教傳統中仍保存著這個觀念。從這觀點來說,人的生命最終能夠擺脫這生死流轉的痛苦循環。

可是,《法華經》卻對人的生命提出了一個革新看法,闡明我們活在世上是懷著深遠的目的。

日蓮和之前的大乘佛學宗師稱譽《法華經》為最完全透徹地表達釋尊法理的經典。它強調我們生命的每一瞬間在本質上都具備佛性。當我們覺悟自身本有佛性這個真理,將發現人生的本來目的,使生命帶著迥然不同的根本喜悅。

那麼佛性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覺悟佛性?總而言之,佛性就是為他人拔苦與樂這生命中的固有精神。在《法華經》裡如此歸結:「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日蓮教導弟子唱念的「南無妙法蓮華經(Nam-myoho-renge-kyo)」此題目,可說是表現這根本精神──久遠元初誓願的聲音。而唱誦此題目的修行,就是把我們的生命導向這誓願的實踐。通過這妙法修行,無常的生命會變成富有創造性和不斷成長的生命。

我們的存在,就會變成這個誓願的體現。從佛教觀點來看,我們是自願出生於世上,懷著決意要使他人覺悟自身的佛性。一旦醒覺到這個目的,我們生命中的因果隨即化為成佛的因果──個別的人生際遇、性格及苦樂成敗,皆變成顯示佛性的力量,教我們懂得體諒別人的因素。

對佛性覺悟,有時也可稱為對「大我」的覺悟。池田大作說:「在日常的現實中,大我總是在為別人減輕痛苦、增添快樂。再者,覺醒到充滿生機的大我,能使每個人體會到生也歡喜、死也歡喜的境界。」

在佛道修行的世界裡,我們的人生並非取決於自身的宿業,而是取決於自身的誓願和使命感。我們根本上是自由自在的,不醒悟此真實,或是當人生背離這個誓願的話,我們就會過著凡夫的生活,受宿業無常所支配左右。

生命的美是來自其表現的多樣性。同樣地,在社會上各人的種種奮鬥成敗,以千差萬別的方式譜寫和結束人生,度過或長或短的壽命──在佛性的凱光之中,當我們戰勝人生的苦難時,這一切都顯得寶貴而有意義。

生死這個最終課題,歸根到底來說是信念的問題。關鍵在於怎樣度過人生和是否意識到生命如何寶貴,通過人生的每個經歷,能夠創造出多少價值。日蓮說人生猶如「白駒過隙,時光瞬逝」。大多數人往往都以為,反正會再有機會跟自己的親朋戚友見面談話,所以即使有什麼話欲言未吐也無所謂。可是,竭盡全力的無悔人生是對別人傾出至誠,把每次接觸看成是最後的相處機會,全情投入於那個時刻。

《法華經》的生死觀,改變我們對共度今生的四周人們的意識和態度,促使我們展開豐富而有貢獻的人生。當我們為別人幸福著想而行動時,會感受到一種新生的力量,並跟自己生命中的本質聯繫起來。在如此不斷努力之中,我們的生命會愈來愈充滿力量和達到豁達開闊的境界。如此,我們能顯露出人性最積極的一面,與他人一起成為有價值的寶貴存在。

來源: 2015年10月《SGI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