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四章〈曉鐘〉1─10節

曉鐘(1)

  德國是歐洲歷史劃時代的宗教改革發祥地。
  十六世紀初,聖職人員腐敗、教義的形式化、教會世俗化日趨嚴重,羅馬教皇甚至許可在德國銷售贖罪券,就是宣傳、推銷買了贖罪券就被赦免所犯罪行的懲罰。
  修道士馬丁‧路德對此抱有疑義。拯救永遠靠信仰。他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毅然發出抗議的聲音。這成為宗教改革的新起點。
  路德被羅馬教皇排斥,但堅持信念。他認為應把聖經作為根本,就把聖經譯成德語。而且站在萬人祭司主義1的立場,訴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山本伸一決意一新:
  「路德的宗教改革過去了四百幾十年,如今二十一世紀在即,必須復興能拯救全人類的、為人的宗教。」
  1981年5月16日晚上八點半(當地時間),伸一馳思歐洲廣布,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這是他時隔十六年重訪西德(當時)。
  翌日(17日)在下榻的酒店接待波恩大學名譽教授戈爾哈特‧奧爾肖比、約瑟夫‧狄爾鮑拉夫夫婦以及柏林自由大學教授那吉爾‧A‧卡恩博士的來訪。奧爾肖比以環境保護問題的研究著名,狄爾鮑拉夫是教育學、希臘哲學首屈一指的研究家。卡恩生於印度,不僅是耳鼻喉科的權威,而且對宗教的造詣也很深。他們是伸一的老朋友,大家都為能再會而高興。
  威脅人類的各種問題如今糾纏在一起,涉及種種領域。所以伸一要和世界的精英加深交流,為人類和平與繁榮擴大睿智網絡,創造時代建設的新潮流。

曉鐘(2)

  山本伸一在和法蘭克福的有識之士的談話中,商定和狄爾鮑拉夫博士出版對談集。
  此後二人用六年時間進行對話,聽說編成對談集原稿時,博士把原稿放在枕邊,說:「真高興,愛不釋手啊。」
  1989年4月出版了對談集《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人與哲學──尋求新的人性》。但博士未等到出版,於1987年7月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伸一後來也不斷和各界有識之士對話,傾力於出版對談集。其實,這當中隱含他的決意。
  ──所有的學問、政治、經濟、教育、藝術,其志向所在都是人類的幸福,社會的和平與繁榮。
  日蓮大聖人引用天台大師所言「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御書1354頁),指出治理社會、維持人類生活的行為不違背佛法,統統一致。
  伸一要通過和有識之士的談話,明確這一儼然的事實。
  為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以及教育、核武器、戰爭、歧視、貧困等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需要人本身的變革。對此要顯示弘揚生命哲理最高峰的日蓮佛法,充當時代精神的必然性。並且要通過交換意見,學習他們的見識與智慧,探求解決問題的視點與實踐方法。
  「通過對談指明解決諸問題的具體途徑也許極為有限,但自己開了頭,就會有很多青年繼後,把光投射人類的未來吧。」這是他的願望,他的期待。
  留下思想與哲學就是點燃燈塔的光明,照亮未來。

曉鐘(3)

  樹木鬱鬱蔥蔥,薰風送爽。5月17日下午在法蘭克福市內的酒店庭院裡舉行聯歡會,紀念德國廣布二十週年,山本伸一出席。包括來自荷蘭、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意大利以及從日本來德國訪問的親善交流團,八個國家大約八百人聚集,堅定對世界廣布的誓言。
  庭院裡搭建了舞台,用音樂劇的形式介紹青年們懷抱世界廣布大志,從日本來德國苦戰奮鬥,一邊在煤礦工作一邊開闢德國廣布的道路等。這些青年當中很多人第一次體驗煤礦工作。酷使肉體,疲憊不堪,甚至咽不下黑麵包,但自我鼓勵,致力於學會活動。
  他們胸中迴響的是伸一在1963年《大白蓮華》8月號的卷首語中寫下的感慨萬端的號召:「青年要充當世界領導人」。
  這些青年以及建構草創時期的勇士們的行動與努力開花結果,很多地涌菩薩在德國誕生。「創造新世紀的是青年的熱情與力量」,這是戶田城聖的大確信。
  後繼的男女少年登上舞台,合唱迎來充滿希望的5月的喜悅之歌,贏得盛大喝彩。
  德國理事長迪特‧卡恩走上舞台,不勝感慨地說:
  「十六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山本先生來到我們德國!」
  他們聽說在日本宗門僧侶一直無理地對待學會,決心「那就讓我們德國加速廣宣流布,開拓世界廣布新天地吧!」,果敢地展開活動。
  德國大詩人歌德吟詠:「我們的口號是奮鬥!是勝利!」這就是他們的氣概。

曉鐘(4)

  卡恩博士等也作為來賓出席聯歡會並致辭祝賀。
  他們都談到對山本伸一推進的以佛法為基調的和平運動滿懷期待。
  最後伸一拿起麥克風。
  「我們有權利在這個地球上獲得幸福。有活在和平之中的權利,還有活得自由的權利。
  不過,實現這一點的源泉是什麼呢?我要指出,是日蓮大聖人的佛法。
  為什麼呢?因為人,才是一切的原點,最重要的是生命。詳盡地闡明生命,教說萬人平等地具備尊極無上的『佛』生命,也指示個人確立牢固的幸福與和平的途徑,這就是大聖人的佛法。而付諸實踐的就是創價學會。
  像太陽照遍地球,它的光芒普施惠澤一樣,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是給人們帶來真正幸福的教導,是太陽佛法。
  全世界同志的體驗證明佛法的這種威力。大家要沐浴於偉大佛法之光,使自己的生命復蘇,構築牢固的幸福。
  不能使一個人幸福、滿足的宗教,怎麼能實現世界和平?怎麼能拯救全世界的人?
  大家要徹底實踐這太陽佛法,每個人都儼然享受幸福。
  也許今天的佛法兄弟聚會還是小小的存在,但是要堅信,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後,這個集會將帶來幸福與和平的廣宣流布大潮流,今天這個日子成為值得紀念的日子,光輝燦爛。」
  伸一要明確指出,信心的目的在於每個人的幸福,和平運動的目的也就在這裡。
  沒有戰爭不等於就是和平。人們領會生存的喜悅,被歡喜籠罩,滿溢幸福地過活,這就是和平。

曉鐘(5)

  18日下午山本伸一訪問法蘭克福會館,出席德國廣布二十週年紀念勤行會。還在會館裡種植紀念樹、拍紀念照,開闢德國廣布道路的同志興高采烈。
  勤行會之後,大家圍著伸一舉行信心懇談會。
  他憂慮被分裂成東西的德國現狀,說:
  「大家都知道,資本主義走進死胡同,社會主義也走投無路,但我們不是要對各個體制說三道四。我們的佛法運動,是不管社會體制如何,都要重視那裡儼然存在的每一個人。
  控制人無止境的欲望,每個人以自他共同幸福為目標,如何在身邊的生活裡、在社會上創造偉大的價值──這裡有通向社會的道路。標舉什麼樣理想的體制,若不變革人本身的生命,即人間革命,其理想就不過是畫龍不點睛,畫餅充饑。
  日蓮大聖人的佛法教導什麼是宇宙根源之法,信仰它是為了湧現『佛』生命──人所內在的無限創造力的根源。
  在混亂的社會,使自己的生命湧現佛界,充滿清新的生命力,成為闊步在明確的人生路、幸福路、和平路上的力量,成為路標的,就是信心。
  而且佛法的教義說,不是在脫離現實的『天國』裡尋求幸福,而是在自己此刻所在的地方,在一天又一天的現實生活中,就能確立起牢固的幸福。」
  伸一訴說,正因為是呈現混沌狀態的時代,探求佛法這一可靠的生命哲學,無論是對於個人的人生,還是對於世界,都將成為巨大的希望之光。

曉鐘(6)

  山本伸一在這裡也談到離婚問題,這是德國理事長等人曾跟他商談的事情之一。
  據說歐美離婚多,也有會員諮詢。懇談時理事長等人問伸一,這種事作為信仰佛法者該如何處理。
  關於這一問題,他要再次明確思考的原則。  
  「好像社會上關於離婚的問題很多,因為事關隱私,我們不應該過多地介入,也要小心有干涉之嫌,是本人各自負責去考慮的問題。
  要說的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不幸之上,這種生活方式佛法裡是沒有的。
  總之,要好好商談,如果夫婦都致力於信心,希望要為解決問題而認真唱題,並首先為孩子的將來著想,盡可能互相讓步。即便離了婚,也改變不了自身的宿命。
  領導要做好思想準備,苦於煩惱的同志來商談時要尊重他的人格、人權,一點都不能外傳。絕對要注意,不能向第三者輕率地洩露他人的隱私,也包括自己的家屬、友人在內。要銘記,一旦出了這種事,不僅給他人添麻煩,自己和學會也失去信賴,這樣的人不配當幹部。
  要明確,不限於德國,日本也好,其他國家也好,這是領導應嚴守的鐵則。」
  對於會員覺得有疑問、要詢問的事情,伸一都想深入淺出地回答。為此,從進入法蘭克福的時候起就跟大家打招呼,認真傾聽。能解決藏在大家心裡的疑問,才會有明朗愉快的大前進。

曉鐘(7)

  山本伸一接著談到為什麼需要學會組織。
  「可能也有人往往覺得個人的自由與組織勢不兩立,可是,國家也好,公司或者任何團體也好,為實現其目的,組織是不可或缺的。同樣,作為大家實踐信、行、學,推進廣宣流布的手段,創價學會也必須有組織。
  現在大家能這樣信仰,也是因為有組織的結果。而且為了多數人有秩序地前進,也需要組織。沒有的話,就變成各行其是的信心,很可能陷入我見。
  那樣一來,就會脫離正確的信仰、正確的行學,也不能確立以妙法為基礎的正確的生活方式。
  總之,靠獨自一人的信仰就很容易迷失應走的軌道。為了堅持信心,重要的是和眾人攜手,互勵互勉共同度過充滿勇氣的人生,相戒不退轉,互相守護同走正道。如果這麼想,就能明白組織是多麼重要。
  但是,不要忘記組織只是個手段,促使每個人提高信心、獲得幸福的指導才是它的出發點。學會組織的目的完全在於每一個會員的絕對幸福和成佛。組織中的職務也不意味上下關係。幹部可說是團結的關鍵。
  因此,會員要互相尊敬,共同作為社會的一員互相理解、信賴、鼓勵,贏取人生的勝利。」
  學會是實現人們幸福、人類和平即廣宣流布的獨一無二的團體。因此戶田城聖斷:「學會組織比戶田的性命更重要。」

曉鐘(8)

  懇談會之後山本伸一一行參觀法蘭克福市內的「哥德故居」。
  三天前伸一在莫斯科參觀了「托爾斯泰故居」。他在戰後的混亂年代度過青春期,曾如饑似渴地閱讀這些文豪的作品,獲得朝向未來的希望與力量。
  伸一希望通過參觀文豪們的故居,瞭解他們的生活環境,進而加深對作品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打算有機會的時候給青年們講授人物論、作品論。
  「哥德故居」樓高五層,1944年被戰火焚毀,現在的建築是復原的。
  伸一等人從廚房到飯堂、客廳、音樂室、美術室等逐個房間參觀。據說哥德當時是法蘭克福大富豪,家居和日常用品也亮光閃閃,顯得份外有格調。
  書齋在四樓。歌德在這個房間撰寫了《少年維特之煩惱》和畢生大作《浮士德》等。
  房間裡擺了一張為了站著寫作的桌子。據說哥德喜歡站著寫,這裡也讓人感受到青年洋溢的氣概。
  托爾斯泰和哥德在當時來說相當長壽,兩人都活到八十二歲,一輩子筆耕不輟。哥德留下一句話:「太陽西沉時也偉大而莊嚴。」簡直像是預言了他本身的人生落幕。
  伸一想到自己現在是五十三歲,覺得還年輕。
  他對自己說:「人生的正式奮戰終於要開始了。為構築世界廣布的基礎,為開拓後繼青年們活躍的舞台,活著就要行動,不停地寫下去。」
  伸一結束在西德的所有活動,於20日下午一時飛往下一個訪問國家保加利亞。

曉鐘(9)

  頂著殘雪的巴爾幹群山絢麗奪目。山本伸一一行從法蘭克福出發,大約兩個半小時抵達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後來的保加利亞共和國)首都索菲亞的機場。這是應保加利亞文化委員會邀請,伸一首次來訪。
  索菲亞是群山環繞的綠色城市。
  該委員會第一副議長、文化部長M‧戈爾馬諾夫在機場迎候。一行當晚拜訪文化委員會,並出席在索菲亞市內酒店舉行的歡迎宴會。
  第二天(21日)上午到訪「九月九日廣場」(後來的巴特伯格廣場)上該國第一任總理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的墓地,獻花,祈求冥福與和平。9月9日是保加利亞的「革命紀念日」。
  接著到科學技術振興委員會拜訪N‧巴巴佐夫議長。因為議長患病後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伸一很擔心他的健康,說:「今日只是訪問保加利亞的問候,馬上就告辭。」
  議長滿面笑容,說:「已經不要緊了。很想見您,一直盼望這一天。」
  1967年至1971年議長曾任駐日大使,那時有機會聽伸一講演,深受感動。他記得當時正在建設創價大學,所以問伸一是否已經開學,聽說「已經建校十年了」,高興得瞇起了眼睛。
  伸一談了要為兩國的交流竭盡全力後,站起身告辭,議長伸出雙手制止。
  「擔心我,愛護我,非常感謝,但得到了醫生允許,請坐下。」
  令人感受到一種不放棄任何機會的奮鬥精神。
  要向上的進取心,珍惜對話機會。

曉鐘(10)

  「請注意身體。」山本伸一說,巴巴佐夫議長再次請他坐下,一口氣說出心中所想。
  「我高度評價山本先生的行動,特別是為了和平致力於人與人互相理解的文化交流。從駐日大使時代就強烈希望山本先生來我國。今天這個願望實現,我高興得不得了。
  眾所周知,我國在巴爾幹半島處於交通要道,一直是文明交叉點。所以自古以來戰爭不斷,曾被馬其頓王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統治。還有蒙古來襲,奧斯曼帝國統治長達約五百年。也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苦難。
  因此,實現世界和平是我,不,是所有保加利亞人的夙願。正因如此,對先生為和平而奮戰的行動寄予期待,盼望取得巨大成果。」
  話裡充滿了熱望和平的切實想法。議長繼續說:
  「我作為科學技術振興委員會的議長,考慮將來我國的大學和先生創辦的創價大學能進行交流。」
  伸一一再惦記議長的健康,說:「為了國家,請保重身體。」兩人緊緊握手。
  下午到教育部拜訪教育部長A‧福爾,接著訪問索菲亞大學。該校創建於1888年,是保加利亞最古老的國立大學。此日大學向伸一頒贈名譽教育學社會學博士學位,而他在此進行紀念講演。伸一獲得的名譽學術稱號,這是繼蘇聯莫斯科大學、秘魯聖馬科斯大學之後的第三所大學。
  和知性的學府──大學交流,將長久地締造和平的網絡。

  • *1萬人祭司主義:這種觀點是不介於聖職人員,所有的信徒直接站在上帝面前,誰都平等地是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