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幸福的指針
第十章 生也歡喜,死也歡喜(10-3)
10-3 跨越死苦的佛法生命觀
釋尊面對人類根源苦惱的「死苦」,從中悟達永遠的生命觀。本節基於釋尊的悟達,論述將重點置於生死的佛教本質。
凡有生命者,本能上都會恐懼死。尤其是人,一想到在結束生的狀態時,彼方會是怎樣的世界,就會感到一股無法形容的恐懼。
釋尊超越了人不想死、不想接受死、不願面對死的這些本能,以大無畏的勇氣,接受人生的苦相、真實相。想必釋尊是再三思索生與死的本質而超越過來的吧。
佛法雖闡釋永遠的生命,但絕對不是輕率地接受人們希望長生不死的理論。諸行無常、苦集滅道(四諦,佛教述說苦的原因及解決之道)的教導都如實顯露人類想逃避的苦相。並非以空想的假設模糊真相,而是以透澈的眼光凝視真實,原原本本地接受有生必有死這個大前提。
為什麼會死?死與生是完全不相關的存在嗎?或者兩者之間有密切關聯呢?生命是怎樣的流程?釋尊秉持勇氣、忍耐與冷靜,探索自己的生命,領悟其中真實,進而悟得永遠的生命。
生與死是人類生命本來具有的要素。人的生命反覆交織著生與死,波瀾壯闊而雋永──釋尊在自己生命的洪流中體悟到這件事。
那已經不是因對生的執著而產生類似靈魂不朽的思想,而是一種永遠的生命觀,儼然看清貫穿生命的因果法則。
若立足於永遠生命觀來說明死的意義,死就是為了生而有。宛如睡眠是為了下一次甦醒的休息,死是為了生的一種「方便」,是為了擁有更絢爛輝耀的生,生才是生命活動本來的姿態。生與死並非相對立,死是為生而有的,這就是《法華經》所說的「方便現涅槃」(釋尊的佛界生命是永恆的,為了讓眾生產生追求佛的心,作為方便呈現涅槃的狀態)。
佛教的本質既非過度地悲觀、厭世,也不是毫無根據的樂天主義。佛教思想可說是正視人生之苦,不選擇逃避,而是徹底面對,最後達到生之歡喜的思想。
逃避苦,就沒有真實的歡喜。如實地領會一般人不願正視、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唯有勇敢地挑戰、超越,才會湧現金剛不壞、源源不絕的歡喜。
摘自《論生命》(日文第三冊,1974年3月出版)
《創造幸福與和平的智慧》一書彙集池田會長著作中的核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