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間革命的實踐
第十四章 「成為好公民」(14-8)
14-8 「世界公民」的要件
好公民亦即世界公民。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演說中,池田會長從「智慧之人」、「勇氣之人」、「慈悲之人」這三個角度,論述世界公民的定義。並介紹對抗所有分化,以共生與連結為生存目標的菩薩道,作為人格的典範。
「世界公民」的要件是什麼?這幾十年來,與世界許多人士對話,在這當中,我不斷思考這個問題。那絕非以能說幾國語言,到過幾個國家旅行來決定。我的朋友中,有許多是從未踏出國門,但懷有祈願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大願,並為此貢獻心力的偉大庶民。
因此,所謂「世界公民」,我認為是如下述之人:
一、對於生命的關聯性具有深刻認識的「智慧之人」。
二、對於人種、民族、文化的差異,不畏懼、不排斥,而是予以尊重、理解,並視之為成長資糧的「勇氣之人」。
三、對於受苦受難的人,無論親疏遠近,都能感同身受,給予關懷協助的「慈悲之人」。
為能具體實現此智慧、勇氣與慈悲,我認為最紮實的基礎就是佛法的世界觀,尤其關於森羅萬象相依相關的原理。
佛典中記載許多各式各樣以相互依存表現的美妙譬喻。
帝釋天是象徵保育生命的大自然力量。他的天宮裡張結羅網,網的每一個結都有一顆「寶石」,所有「寶石」互相輝映。
就像美國文藝復興巨匠梭羅所觀察到的,「我們彼此的關係會無限延伸」。當我們察覺這個關聯性,循著這條相互依存的「生命線」,就能從地球的鄰人中,發現那顆放射出莊嚴光芒的「寶石」。
佛法鼓勵培養以這種「生命」深層共鳴為根本的智慧。因為這種智慧會帶動慈悲的行動。佛法所說的慈悲,絕非強迫人要壓抑自然而有的好惡之情。
而是即使是討厭的人,也能從對方身上學習到對自己的人生有價值的事物,加深自己人格的深度。佛法就是呼籲人們要看清這種可能性。而且,從「我能為對方做些什麼?」這種關懷別人的慈悲心,智慧會源源不斷的湧現。
佛法還教導我們,人人心中皆潛藏著「善心」與「惡心」。所以無論遇到怎樣的人,要相信對方具有「善心」,並決心加以發掘,這很重要。在持續這種有勇氣的行動中,脈動著慈悲。
這是一種挑戰,透過不斷關懷去引發他人生命中的至尊「善心」。
關懷別人需要勇氣。沒有勇氣,就不會有行動,慈悲只會是個觀念,這種情況實在太多了。
佛法上將具備智慧、勇氣、慈悲,為別人行動不懈的人稱為「菩薩」。由此看來,所謂「菩薩」,或許可說是跨越時空,為現代提供了一個「地球公民」的典範。
根據佛典,與釋尊同時代的勝鬘夫人是一位人性教育家,不斷向大眾說法。她說,「菩薩」就是以如母親般的慈愛,守護培育每一個人生命中具有的至尊「善心」。
她誓願:「只要看到孤獨的人、受到不當拘禁失去自由的人、為病苦惱的人、為災難所苦的人、貧困的人,我絕不會捨棄他們。一定要讓他們生活過得安穩、富裕。」
她透過下列具體的實踐啟發人們的「善心」。
「愛語」(致以溫柔體貼的話語,即對話)
「布施」(給人們某種東西)
「利行」(為他人行動)
「同事」(投入人群中一起工作)
菩薩的行動,始於相信所有人內在具有「善心」。
為導引出此「善心」,必須有相對應的知識,例如要如何才能引導備有精密儀器的飛機平安到達目的地。總之,為了做到這點,必須洞察人的生命中,也同時潛藏著會導致破壞、分裂的根本之惡。所以,菩薩會正視佛法所說的「元品無明」,予以迎頭痛擊。
人內在的「善心」會促進自己與別人的共生與相互提攜。
相反地,「惡心」會分化人與人的關係,進而分化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帶來「分裂」。漠視人的共通性,執著於與他人之間的差異──這種導致分裂的原因,也是一種超越個人層次「集體自私」的本性。
這種本性尤其會顯著地表現在具排他性、破壞性的民族中心主義、國家中心主義的深層中。
努力克服這種「小我」,覺知「大我」,從事「利人利己」行動的就是菩薩。
摘自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演講(1996年6月13日,美國)
《創造幸福與和平的智慧》一書彙集池田會長著作中的核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