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间革命的实践
第十四章 “成为好公民”(14-8)
14-8 “世界公民”的要件
好公民亦即世界公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演说中,池田会长从“智慧之人”、“勇气之人”、“慈悲之人”这三个角度,论述世界公民的定义。并介绍对抗所有分化,以共生与连结为生存目标的菩萨道,作为人格的典范。
“世界公民”的要件是什么?这几十年来,与世界许多人士对话,在这当中,我不断思考这个问题。那绝非以能说几国语言,到过几个国家旅行来决定。我的朋友中,有许多是从未踏出国门,但怀有祈愿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大愿,并为此贡献心力的伟大庶民。
因此,所谓“世界公民”,我认为是如下述之人:
一、对于生命的关联性具有深刻认识的“智慧之人”。
二、对于人种、民族、文化的差异,不畏惧、不排斥,而是予以尊重、理解,并视之为成长资粮的“勇气之人”。
三、对于受苦受难的人,无论亲疏远近,都能感同身受,给予关怀协助的“慈悲之人”。
为能具体实现此智慧、勇气与慈悲,我认为最扎实的基础就是佛法的世界观,尤其关于森罗万象相依相关的原理。
佛典中记载许多各式各样以相互依存表现的美妙譬喻。
帝释天是象征保育生命的大自然力量。他的天宫里张结罗网,网的每一个结都有一颗“宝石”,所有“宝石”互相辉映。
就像美国文艺复兴巨匠梭罗所观察到的,“我们彼此的关系会无限延伸”。当我们察觉这个关联性,循着这条相互依存的“生命线”,就能从地球的邻人中,发现那颗放射出庄严光芒的“宝石”。
佛法鼓励培养以这种“生命”深层共鸣为根本的智慧。因为这种智慧会带动慈悲的行动。佛法所说的慈悲,绝非强迫人要压抑自然而有的好恶之情。
而是即使是讨厌的人,也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对自己的人生有价值的事物,加深自己人格的深度。佛法就是呼吁人们要看清这种可能性。而且,从“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这种关怀别人的慈悲心,智能会源源不断的涌现。
佛法还教导我们,人人心中皆潜藏着“善心”与“恶心”。所以无论遇到怎样的人,要相信对方具有“善心”,并决心加以发掘,这很重要。在持续这种有勇气的行动中,脉动着慈悲。
这是一种挑战,透过不断关怀去引发他人生命中的至尊“善心”。
关怀别人需要勇气。没有勇气,就不会有行动,慈悲只会是个观念,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
佛法上将具备智慧、勇气、慈悲,为别人行动不懈的人称为“菩萨”。由此看来,所谓“菩萨”,或许可说是跨越时空,为现代提供了一个“地球公民”的典范。
根据佛典,与释尊同时代的胜鬘夫人是一位人性教育家,不断向大众说法。她说,“菩萨”就是以如母亲般的慈爱,守护培育每一个人生命中具有的至尊“善心”。
她誓愿:“只要看到孤独的人、受到不当拘禁失去自由的人、为病苦恼的人、为灾难所苦的人、贫困的人,我绝不会舍弃他们。一定要让他们生活过得安稳、富裕。”
她透过下列具体的实践启发人们的“善心”。
“爱语”(致以温柔体贴的话语,即对话)
“布施”(给人们某种东西)
“利行”(为他人行动)
“同事”(投入人群中一起工作)
菩萨的行动,始于相信所有人内在具有“善心”。
为导引出此“善心”,必须有相对应的知识,例如要如何才能引导备有精密仪器的飞机平安到达目的地。总之,为了做到这点,必须洞察人的生命中,也同时潜藏着会导致破坏、分裂的根本之恶。所以,菩萨会正视佛法所说的“元品无明”,予以迎头痛击。
人内在的“善心”会促进自己与别人的共生与相互提携。
相反地,“恶心”会分化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分化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带来“分裂”。漠视人的共通性,执着于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这种导致分裂的原因,也是一种超越个人层次“集体自私”的本性。
这种本性尤其会显著地表现在具排他性、破坏性的民族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的深层中。
努力克服这种“小我”,觉知“大我”,从事“利人利己”行动的就是菩萨。
摘自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演讲(1996年6月13日,美国)
《创造幸福与和平的智慧》一书汇集池田大作著作中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