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間革命的實踐 
第十九章 以《御書》為根本的大道(19-10)

19-10 銘刻在心的聖訓

  本節介紹小說《新人間革命》中,描繪山本伸一會長與後繼分享銘刻於心的御文的場景。

  「我追隨戶田先生以來,一直將〈御義口傳〉的一段御文銘記在心。
  這段御文是『一念盡億劫之辛勞,本來無作三身,念念生起。所謂南無妙法蓮華經,是精進行也。』(御書826頁)」
  ──此御文闡明了一生成佛的要諦。
  「本來無作三身」,以一句話來說,就是指自身所具備的佛的偉大生命。要能瞬間、瞬間湧出那偉大生命的要件,就是要在一念中盡「億劫之辛勞」。
  「億劫」意指久遠的時間。有如把漫長期間的無數辛勞凝縮於一瞬間似的,傾注全身心從事佛道修行,就會湧現佛的智慧和生命力。
  「這段御文教導我們,有不畏苦難、一決勝負的奮鬥,才有自身的一生成佛、人間革命、境界革命。
  我的每一天,如同艱苦地匍匐前進般,是苦鬥的連續。不知經歷了多少次流乾淚水般的悲痛時刻。在那些時刻,我將這段御文作為心靈支柱,燃起熱情,唱題再唱題,結果全都超越過來了。
  我勝利了!你也要為廣宣流布,為人們的幸福,為自己的未來,勇敢地嚐盡所有的辛勞。」

  摘自小說《新人間革命》第二十六冊〈厚田〉章

參考

  創價學會至今已將日蓮大聖人的《御書》翻譯成十多種語文,推廣至全世界。在發行西班牙文版《御書》之際,池田會長撰寫序文,深入論述日蓮佛法、創價學會成為世界宗教的理由,並明確說明於現代研習《御書》、深耕教學的意義。

  如何帶給人們希望?人生如何過得有意義?──這應該是所有宗教原有的使命。人人安身立命、民眾幸福和平,才是所有宗教原本的目標。因此,所有宗教的根本目的應該是「為了人類」而存在。
  我相信,在全球化的現代世界,深深體認到這個共同點正是宗教的要件。要能進行宗教間的對話此文明課題,也是建立在此基礎上。
  當然各宗教有其特性、差異,比如針對何謂真正的安身立命?各宗教想必有不同的意見,諸如「上帝的愛」、「對無形力量產生依存之情」、「聽從良心」、「心靈安寧」、「駕馭煩惱」等等,許多宗教提供各式各樣的解答。
  宗教間的種種差異,是在人類的多樣性以及時代、區域、歷史演變等要素錯綜複雜相互影響下產生。然而,在彼此不同的教義當中,蘊含著實現人類幸福的某些洞見與真實。如果現代宗教間進行對話,承認彼此的差異,互相學習各宗教的洞見與真實,必能產生互相砥礪以增進人類幸福的偉大宗教。
  我的心願就是,貫徹這樣的對話與互相砥礪,使人類所有宗教發揮各自的固有價值,結合為「為了人類幸福的宗教」,成為一股實現世界和平的最大力量。
  人稱二十世紀是人類各宗教初識彼此的時代。的確就是在二十世紀,各宗教對兩次世界大戰的悲劇深刻反省,重新體認到宗教原本的遠大目的是人類幸福、人類和平,從這個觀點開始認識彼此。而使此潮流真正形成是宗教在本世紀、二十一世紀的使命。
  創價學會創立於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當時日本政府為了國家整體的利益,將宗教納入國家體制內,因而宗教無法具有阻止社會走向戰爭的勇氣與力量。在如此宗教情勢下,創價學會從「宗教是為了人類幸福而存在」此觀點,重新找出日蓮大聖人佛法以及形成其基盤的《法華經》之可能性,展開實現人類幸福的信仰實踐。結果遭受當時軍部政府的嚴厲彈壓,首任會長牧口常三郎先生殉教。
  根據大乘佛教精髓的《法華經》,大乘菩薩追求「自他皆幸福」的心願,是所有人類以及生靈萬物的本源願望。使人們醒覺此本源願望,啟發人的善性,不僅是佛教,也是所有宗教原有的使命。
  《法華經》中闡明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那就是無數擔負此宗教原有使命的菩薩會出現在現實世界,是謂「地涌菩薩」。只要醒覺此生命的本源願望,任何人都能成為地涌菩薩。
  《法華經》中還闡明「常不輕菩薩」逢人就禮拜,唱念「我深敬汝等」,即使遭受迫害也不停止禮拜行的實踐,尤其引人注目。這是教示了菩薩實踐的核心在於相信自己與他人具有佛性,貫徹敬人的行動。
  日蓮大聖人嚴正教示:「釋尊一切說法的精要是《法華經》,《法華經》修行的精髓在不輕品。不輕菩薩禮敬人們是表示什麼事呢?教主釋尊的出世本懷在教示為人處世的道理。」(御書文白並列本Ⅲ,106頁)大聖人強調不輕菩薩「敬人」的實踐,正是修行《法華經》的要點、佛的教誨之真髓。
  日蓮大聖人出現在十三世紀的日本,他意識到自己所生長的時代,是實現萬人成佛此佛之大願逐漸淪喪的時代。一旦喪失展現生命最高可能性的佛之大願,人會變得自私自利,貪瞋癡三毒如濁流般侵害人類生命與社會,總有一天,不幸與惡的惡性循環變成常態的時代必會到來。
  身處如此危機四伏的時代,為實現佛之大願,大聖人呼籲須繼承地涌菩薩的使命與常不輕菩薩的實踐,向世人深入大力推廣。為此,大聖人全力發展教法,並親自率先實踐。
  收錄於本書(西班牙文版《御書》)的日蓮大聖人著作與書簡的內容重心就在於闡明「自他皆幸福」的菩薩使命與實踐,並以此勸導世人、鼓舞人心。
  本書日語原文的創價學會版《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是在恩師戶田城聖先生就任第二任會長約一年後,於1952年4月發行的。
  說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創價學會以戶田先生為中心正式發展,可說是與《御書》的發行同時展開。從此,日本學會員以此《御書全集》為信心與生活的根本,為了人類的和平與幸福,為實現大聖人遺命的廣宣流布而全力奔走,充分體現了《法華經》所述的菩薩形象。

  *  *  *
  為了鼓勵以本書作為加深信仰之食糧的SGI會員,在此說明拜讀《御書》應有的心態。
  拜讀《御書》無非就是感受大聖人為拯救民眾獻出生命守護、弘揚正法的高潔而嚴峻的精神。
  《御書》中隨處可見大聖人的精神光輝。
  舉例來說,每當觸及大聖人「一切眾生同一苦,悉是日蓮一人苦。」(御書612頁)的誓願,我就會感受到「對於正在苦惱的人,無法視若無睹」的真實大慈悲而肅然起敬。
  創價學會就是感受並實踐此精神,為此而奮起。亦即,對民眾的苦惱感同身受,指出萬眾皆具有佛性此至極的希望來鼓勵民眾,促使其蘇生,並徹底貫徹此實踐,所以才能構築今日遍布世界以光輝哲學為基礎的希望網絡。
  再舉一例,每當拜讀「生在君王的領地,雖然身體順從但內心絕不順從。」(御書文白並列本Ⅱ,218頁)此重要御文,就會有一股深深的感動流貫全身。
  以現代來說,此御文可說表現了「精神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
  須知,不畏於任何權力魔性的「獅子王之心」,正是贏取這些自由的根源力量。當我們實際拿出「獅子王之心」戰勝苦難,一生貫徹正義的信念時,才算是真正身讀了此御文。
  學習《御書》的目的,在於感受大聖人的精神,加深信心。學習佛法至理,是為了確信我們生命內在擁有永遠不變的希望、和平與幸福。而效法大聖人一路戰勝諸難的實踐,是為了能鼓起向苦難挑戰的勇氣。這「實踐教學」的要諦,三世永恆不朽。
  由衷祈願世界SGI摯友們更進一步熊熊燃起求道心與深摯的信心,認真鑽研《御書》。

  摘自西班牙文版《御書》「序」(2008年5月3日)

《創造幸福與和平的智慧》一書彙集池田會長著作中的核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