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与死
日莲写道:“人之寿命无常,出息不待入息。风前之露,尚非其譬。”纵使我们往往忽略这项事实,但死亡无可避免,每一个人迟早得面对。佛法其实就是源自于对生死的体悟。在德国不来梅,生与死(Leben und Tod)博览会正是一个提供大众思考死亡的年度活动,使人们了解死亡的诸多面向,并聚焦于缓和医疗(或称缓和疗护、纾缓治疗、慈怀疗护)以及对临终者或丧亲者的心理辅导。过去这四年,德国SGI每年都有设立让来访者可咨询和认识佛法的摊位。沃尔夫・索乌永(Wolf Soujon)和大家分享德国SGI参与的情形。
能否跟我们介绍生与死博览会?吸引的群众类型以及您认为参加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
这场博览会面向广泛群体,如从事缓和医疗、安宁疗护、殡葬业和相关职业的专业人员,哀伤辅导、自杀防治等团体的志愿者或对这类服务感兴趣的人,以及一般大众。
该博览会是在不来梅博览中心举办为期两日的年度活动。2019年5月,吸引逾5000名造访者。其活动类型与规模在德国独树一帜。
我想人数的成长反映出这个议题在社会中显得越发重要。年长者人数攀升,他们想有尊严地临终的愿望增强,使得在该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亦趋增加。除了非营利及营利的展览摊位之外,博览会现场亦有从心理以及伦理角度探讨生死的讲座和工作坊。参展的各宗教团体邀请民众就该议题发言。
尽管该活动性质严肃,现场氛围却轻松愉快。
您如何向摊位的来访者解释佛法中生与死的观点?
大多数来访我们摊位的人,都是“专业的菩萨”,像是护士、治疗师以及志愿者,有些人则是因曾经面对或正在面对死别、自己临终而饱受痛苦。对谈通常从一开始就很深入且私人。如果他们有意愿,来访者亦有机会在别处参加另一种“工作坊”──尝试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Nam-myoho-renge-kyo)”(唱题)。
每年通常会有几组四年级的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来访摊位。有几位信仰已久,担任小学教师的德国SGI会员会回答孩童们在来访前就在学校准备好的问题。他们年龄虽小,博览会虽然吵杂,但出乎意料之外,他们却全神贯注,而且提的问题都非常具深度。
我记得最常见的问题如:“日莲佛法的信徒有什么特别的葬礼吗?”“佛教徒死后会去到哪里呢?”“你们的上帝是佛陀吗?”以及“所有佛教徒都吃素吗?”
我们会以一个较简单的方式来解释对于生死的看法,即佛法将生与死比作醒着与沉睡。人会因年老、病入膏肓或意外死亡,虽然死后身体会毁灭,但我们相信生命最重要的部分会回到大宇宙中,待时机成熟,充饱电,重返世上。佛法的生死观其实更复杂,但这是基本的解释。
我们也会用另一个比喻,即生命的诞生如同大海中升起的波涛,死亡则像波涛平复后回到大海的怀抱般。海水本身并不会消失,波涛会因新能量再次升起。
在博览会召开期间,我们亦会举办关于佛教生死观的公开讲座。
根据您的经验,什么样的见解对人们最有帮助?原因为何?
直至此刻,无论我们必须面对什么样的命运,我们都能重新开始。不论信仰与否,
当人们听闻这个想法皆受到鼓励。
比起长篇大论地解释佛法概念,我们每克服一次伤痛就变得更加幸福的亲身经历反而更令人们为之动容。我们与逝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紧密相连,而且通过唱题能传递正能量给他们,许多为诀别烦恼的来访者听到后都深受鼓舞。
参与这项活动如何改变您的思考模式,或是您在人生中处理死别和悲伤情绪的方式?
2018年5月25日,我的儿子阿龙在经历一段相对短暂但严重的抑郁症(或称忧郁症)后自杀,得年23岁。我和妻子(阿龙的继母)决定如过去这几年一样在博览会举办这项活动。这次对我而言难如登天,因为阿龙过世后,我自己开始出现抑郁的症状,但我毅然决意要对抗这疾病,不让我内心的黑暗获胜,我想鼓励人们。这是我第四次参展,但这次我谈论死亡、失去、伤痛与希望时的感受却全然不同。由于经历了切肤之痛,我能够同理他们的感受。
在摊位的每一刻我都感到如履薄冰,但我熬过来了,这对我而言极其重要。我知道我
不会被悲伤和抑郁的心情打败,即使我仍在接受治疗,我也逐渐在康复。
了解更多关于日莲佛法的生死观,请点阅“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