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在佛教流传的2500年历程中,人们对“中道”这个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诠释,但是,简而言之,中道描述的是一种超越、或是调和大多数思考模式所根据的二元论之方式或途径。
广义来说,中道既是指佛对生命的如实认清,也是指为自己与他人带来幸福的行动与姿态。在面对生活中及社会上的困境与挑战时,不断地尝试将佛法的智慧加以运用,中道就存在于这份不懈的、跃动的努力中。从这层意义来看,我们可以将追求中道理解为所有佛教教义中的普遍性追寻,也就是去寻求一种生活方式,能为人生带来最高的价值,让世界不再有苦难,因此有时佛教本身就被称为中道。
舍弃极端
释迦牟尼(释尊)的一生为中道的基本诠释提供了一个例子:中道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一条途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黄金分割”:每一种品德,都介于两个极端之间,而这两个极端都有其缺陷。
释尊以王子之尊享尽了物质上的舒适与安乐,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追求稍纵即逝的欢愉,他离开家,追寻一个更深邃且永存的真理。有一段时间,他从事极度禁欲的修行,戒断进食与睡眠的结果导致身体濒临崩坏的边缘。然而,释尊觉察到,这样的方式其实是毫无助益的,于是他开始冥想,下定决心要找到他在禁欲及丰裕的生活方式中都无法寻得的、人类存在的真理。就在他舍弃苦行及享乐的生活时,释尊悟得生命的实相:生命的永恒性及其无穷活力与智慧的泉源。
三谛圆融
六世纪,中国的佛教学者智顗(天台大師)基于他对释尊《法华经》教义的详尽理解,以三谛来描述生命种种现象。三谛指的是诠释真理的三个不同角度。
“假谛”阐明生命的实体或是物质层面,包括了外貌、型态及活动。“空谛”指出生命中无形的层面,像是我们的心理或精神活动,在显现出来之前通常处于蛰伏的状态。智顗提出了第三个真理作为生命的本质,超越也包括了上述两个对立的看法,定义为“中谛”。
智顗主张,空、假、中三谛统合于所有现象中,也阐明了物质与精神间看不见的相互关系,佛法中“色心不二”及“依正不二”的法理就是从这个观点衍生出来的。
生命本有的尊严作为指导原则
日莲提出与智顗类似的观点,认为生命“有无二语既不可及,有无二心亦不可及。非有无,而又徧有无。”换句话说,生命本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种种矛盾的和谐状态。就如同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中,开出的花朵却全然不被污染,日莲主张众生都拥有无限的潜力及佛的生命境界,在面临越大的困惑与逆境时,能够发挥越多的力量。日莲鼓励人们要去感受自身及他人生命中本有的尊严,并努力将此奉为行动的圭臬。
从这个角度来看,追求中道并不代表妥协,而是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挑战,认清根本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同时从生命内部涌现佛界的力量及智慧,通过变革,创造和谐。中道也不等同于社会上被认为是“合乎常规”的任何定义,而是超越主观认定的价值,符合更基本的“人性”。就社会与政治的层面来看,中道可被了解为一种坚持尊重生命尊严并将之置于所有特定的政治或经济意识形态之上的承诺。甘地将这样的态度,在以下有名的话语中表达出来:“请回忆起至今你遇到过最贫穷、最弱势的人的面孔,然后问你自己,你现在想做的事对他来说会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创价学会的愿景是,若人人都能持续努力地活得更积极、更正面,自然而然地也会将整个社会带往幸福与和谐共存的方向。池田大作指出:“经常扪心自问,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脱离为人之道,同时亦不断地在这社会上留下自己生活的足迹”,这个过程就是中道。
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以《极端的年代》作为他专论二十世纪之著作的书名。的确,二十世纪的暴力及其荒谬的失衡状态清楚地显示出,为了实现和平与幸福,人类亟需一个指导原则。就这点而言,中道思想重视生命的尊严以及神圣性,并将人类及地球的福祉订为所有努力的初衷与终极目标,应当能够为人类提供一条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