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无限的潜能,这是日莲佛法的核心信念。佛法的一念三千法理告诉我们,生命中的每一瞬间,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
即使在理论上可以接受生命中有无限潜能这个概念,但人在现实中还是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这通常是源自我们对自己及对世界所抱持的狭隘观点。我们的价值观及目的观、我们努力的目标以及对幸福的定义,全部都会影响我们如何接受及感受周遭环境的方式。我们固然可以怀抱着对自己及世界的狭隘观点而仍然过得很舒适,但是一旦遇到问题或是阻碍,就可能会遭到沉重打击,感到无助或恐惧而觉得苦恼。
详细分析并解释不同的价值观、目的观以及幸福观如何在生活环境中造成差异的,就是一念三千的法理。它阐明个人的幸福观以及欲望的性质如何决定环境的质素。
透过修行日莲佛法,我们能够从生命内部涌现源源不绝的勇气、希望与韧力,进而克服种种挑战,远远超越自己认为可以做得到限界。我们也可以帮助其他人做同样的事。佛界就是指这个充满活力及慈悲心的生命境界,而佛就是指能将这个境界固定为自己主要生命状态的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未能察觉到自己的这种潜能,也不知道如何将其发挥。
《法华经》揭示佛法的最高真理,即每个人皆可成佛。基于这个教义,六世纪中国的佛教大师智顗(天台大师)建构了一套哲学系统,以一念三千这个法理来解释为何万人成佛是可能的。这法理阐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而每一瞬间的生命状态都会反映在生活中的每一层面,包括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三千这个数字则是生命实际呈现于现实的各个法则相乘所得的结果。
十界
组成三千这个数字的第一部分是十界,即十种生命的境界或状态。十界以自由意志、慈悲心及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为基准来排列,由低至高的顺序为:(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修罗、(五)人、(六)天、(七)声闻、(八)缘觉、(九)菩萨、(十)佛。
过去,人们以为十界是指人所出生的十个不同且独立存在的世界。十界中的前六界源自古代印度六道轮回的思想体系。人们相信,诞生在哪一个世界取决于过去世的行为,并只能在这六界中无止境地反复生死轮回。
佛教思想将六道的思想做了修正,阐述六道并不是指外在的环境,而是人的内心状态。
地狱界形容因不能如愿而满腹怨恨、被痛苦束缚住的愤怒状态。饿鬼界的特征则是无止尽的欲望。畜生界的特征是愚昧冲动的行为,没有理性思维,没有道德观。修罗界的特色是好斗,以自我为中心,一心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遇到强于自己的对手时就会变得谄媚卑屈。在人界中,人们会出于理性及希望达到更高境界而努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人有各种欲望:出于本能的欲望、想获得名声的社交欲望、求知欲及想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欲望等等。天界就是指努力后欲望获得满足时感受到的欢喜,但这喜悦会随着时间流逝变淡。
根据亘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法则,我们在过去累积的因,会导致我们的生命倾向于停留在某个特定的境界中。不仅如此,我们也依据自己当下的生命状态来感受这个世界。因此,就算处于相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内心状态,或可说是透过不同的滤镜来观看现实,所得到的结果也迥然不同。
佛法教导,如果我们能够拥有领悟生命真实的智慧及洞察力,我们的生命就能显现佛界。佛界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其特征就是我们生命中本有的无限智慧、慈悲以及勇气。为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来脱离六个较低的生命境界。
佛法中还描述了三个高于六道的境界:声闻、缘觉及菩萨界。声闻及缘觉都是部分得道的境界,悟得万物的无常及六道生命的不定。声闻境界的人是透过听闻佛法教义而得此领悟,而缘觉的人们是靠自己悟得。菩萨界的人同样追求真理,但会更进一步以慈悲的行动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
《法华经》指出,佛界与其他九界一样,都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中,是每个人于今世拥有的潜能。相对于《法华经》的这个说法,其他经典教示,凡夫必须历经一世又一世的艰苦修行才能逐渐修得佛的德行。
十界互具
《法华经》跟其他佛教经典的另外一个不同处,在于阐述了十界互具的法理,说明十界中的每一界同时包含了其他九界。这里指出,生命并不是固定在某一境界,而是任何时刻都可能显现其他的任何一界。这个原理阐明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命境界,因为尽管看起来像身处于某一特定境界,但其他九界却俨然存在于我们生命中,只是没有显现出来而已。
我们在某一瞬间所显现的境界取决于对周遭环境的反应。人的生命境界固然会在每一瞬间有所改变,但是从比较宽广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命活动总是围绕着一个或某些特定的境界打转,最终还是会回到同样的境界。
十界互具的法理意味着每个人在任何时刻都有可能显现佛界。透过不间断的佛道修行,我们就能巩固生命中本有的佛界。佛道修行指,为自己及他人的幸福努力,舍弃自己的成见及错误的想法,淬炼自己内在本有的慈悲及智慧。佛界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会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展现为慈悲、智慧与为自他幸福所做的努力。
成佛并不意味着彻底根除其他九界,而是指在生命本有的佛界影响之下,九界中的正面特质会显现出来,进而为构筑自身及他人的幸福做出贡献。
十如是
除了十界以及十界互具,组成三千诸法的另一部分是“十如是”。十界法理描述的是生命各种不同的表现,十如是则列举了在所有生命状态都共通存在的层面,解释了因果法则如何触发十界中的任何一界。
不管呈现出来的是十界中的哪一个境界,所有生命都拥有同样的十个元素,分别为:(一)相、(二)性、(三)体、(四)力、(五)作、(六)因、(七)缘、(八)果、(九)报、(十)本末究竟等。
前三个如是“相、性、体”描述生命本体。接下来的六如是“力、作、因、缘、果、报”阐述因果法则如何在生活中运作,以及十界藉什么方式在实体上显现。生命的实体(体)包含了可以被感官察觉的属性(相)以及不能被察觉的属性(性)。
第十个如是“本末究竟等”,阐述十如是在十界中的任何一界都具有一致性。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佛界此一不受动摇的幸福境界本来就存在于生命中,并且作为内在的因,当我们接触到一个触动此内在因的外缘时,就能充分展现并发挥生命中的佛界。
三世间
三千诸法的最后一部分是“三世间”的法理,这里从三个不同的观点来分析我们的生命,并说明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方式。
三世间指的是:(一)五阴世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色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面,其他四项是生命的精神面)、(二)众生世间(由五阴暂时和合、表现出十界的众生),以及(三)国土世间(支持众生生存的环境)。
三世间代表的是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不是分别存在,而是统合为一个整体,同时显现十界中的任何一个境界。
人们在某一瞬间的生命境界因此由三个因素决定:十界互具(十界乘以十界等于百界)、十如是以及三世间。世间诸法的总数就是由这些因素相乘而得,即三千,这也意味着每一个人于每一瞬间都有三千个可能的表现方式。
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一念三千的哲学体系为人们带来希望,因为它主张,现实中我们每一瞬间的生活都是我们生命境界的作用,当生命境界有所改变时,现实也会展现新的面貌。此外,这样的理念激发我们鼓励关怀他人,投入现实生活里挑战,并勇敢坚定地面对和超越困难。
生命是不断变化的,每一瞬间都包含了无数可见及不可见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佛界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中,一旦在现实中显现佛界,生命中无限的可能性以及人类最崇高的愿望,都变得触手可及。
日莲将一念三千的法理视为佛陀教导的核心法理,并确立了一种修行方式来让众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体验佛的境界:确信自己的佛性并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Nam-myoho-renge-kyo)”,这样的修行方式让人们在生活中实现了一念三千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