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间革命的实践
第十八章 佛法是对话的宗教(18-6)
18-6 佛法对话的要谛
化他行为何重要?佛法对话该如何实践?日莲大圣人破折诸宗的意义何在?本节从各种角度论述佛法对话的要谛。
针对人生命中“魔性与佛性之奋战”,彻底探讨的就是大圣人佛法。四度大难正是这场根本奋战的真正战场。大圣人毅然战胜了魔性。因为“佛法讲胜负”。
人类的宿命,唯有靠这场生命的根本奋战才能转换。
基于此意,在纷争情势日益严重的现代,日莲佛法“奋战的人本主义”将成为时代所需。
日莲大圣人的佛法乃强调“师弟关系”的佛法。大圣人身为“先驱”,率先实践尊敬自他佛性的折伏行,掀起法战,痛击魔性,为了人们佛性的显现奋战到底。
进而以龙口法难、佐渡流罪为契机,大力呼吁门下,要为救度民众而奋战。佐渡流罪之后,弟子奋战的时机到来。
这场“与魔性的奋战”就是“折伏”。创价学会出现在现代,也是因为现代正是与魔性奋战的主要战场。
折伏既是实践“相信自他之佛性”此信念,也是实践“敬人”的最崇高行动。
* * *
折伏的核心在于“慈悲”和“哲理”。
“慈悲”是指,欲拯救苦恼人们的这份佛心。就我们的实践而言,即是对朋友的“关怀”,更具体而言,也就是指锲而不舍的“忍耐”,以及伸张正义到底的“勇气”。
“哲理”则指,针对《法华经》教说万众皆能成佛、人人皆拥有获得幸福权利此哲理的“确信”。
折伏的根本是出自佛“誓必让人人幸福”的心愿。将此心视为己心,才是为末法广宣流布奋战的真正弟子、地涌菩萨的誓愿。
“慈悲”经常会被划分为“慈”与“悲”来论述。“慈”是指,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般慈爱地教导他人。“悲”是指,为他人的苦恼同悲共苦。
总之,人要在有如母爱温馨照料与父爱严格指引的两方培育下,才能茁壮成长为心灵丰裕的人。对其溺爱则无法培养独立,压抑则无法发挥个性。
佛就是具备了父母双方的亲德来引导人们,不只助人们脱离苦恼,还指引人们如何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提升人生的境界,帮助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获得幸福。
所谓折伏,就是实践“拔苦与乐”的慈悲行为。
* * *
折伏是道出“真实”;是鼓起勇气,彻底说清真实的法理;是高举“正义”的旗帜。
折伏是一场为了确立与实现应受重视的普世价值与人间正义的战争。因此,绝对不是偏狭的宗派主义,当然也不能变成宗派主义。
《法华经》是直接道出佛所悟得的真实,所以被奉为“折伏的经典”,彻底教说每一个人都是尊贵、不可替代的存在,并教导世人何谓生命的尊严,以及最崇高的实践是敬人的行动。
而投入充满苦恼的现实世界,透过不自惜身命的实践教示世人此《法华经》精神的人,就是本佛日莲大圣人。
此外,大圣人更以“南无妙法莲华经”表现《法华经》精神,并将之图显为御本尊,作为我们生命的明镜。
* * *
〈如说修行抄〉御书曾提到,“要指责《法华经》的敌人”(御书文白并列本Ⅱ,6页,大意),有关这一点,为避免误解,想在此加以说明。
执着于错误教导的人,即使听到正确的教导,也会加以反驳,反而更执着于错误的教导。所以要不断与对方对话,明确指出其信仰教义的谬误,同时也要让对方发觉对该教义信以为真乃是错误,两者都很重要。
如果对方邪见过深而恶言相向时,当然要加以破折。若忘记“破折”,就不是大圣人的弟子。如果不敢对恶“破折”,创价学会的精神不存。
然而,虽说要“指责”《法华经》的敌人,但也绝非要和对方起争执,更遑论使用言论以外的手段。重要的是要让对方“明辨正邪”,具体而言,就是“要彻底勇于伸张正法”。
光指出对方错误之处还不够,对方不会信服。要明确道出什么才是正确的教导,才能踏出改革现实的第一步。
但其根本还是在于慈悲。
大圣人在〈开目抄〉里引用章安大师解释《涅槃经》之文,阐示他自身进行折伏与严格破折诸宗的意义。(“破坏混乱佛法的人,就是佛法中的敌人。不慈悲、假装友善的人,就是他的敌人。能谴责恶人,就是守护佛法的声闻,佛的真正弟子。为别人消除奸恶,就是他的父母。对恶能加以叱责,就是佛的弟子。不驱赶放逐恶人,就是佛法中的敌人。”御书文白并列本Ⅰ,329页)
大圣人实践折伏行是基于大慈悲精神,始终是为了唤醒被邪法迷惑的人们并加以拯救。
我们在实践折伏时,也要抱持与大圣人同样之大慈悲精神,秉持誓必拯救此人的一念才是。
* * *
释尊在《法华经》本门阐明久远实成之后,只有在〈不轻品〉当中阐述过自身过去世的修行。由此可见,久远的释尊成佛之本因也是基于不轻之实践。
〈御义口传〉中,论及不轻菩萨之礼拜行时,曾提到〈寿量品〉的经文“我本行菩萨道”,说:“我者,指本因妙之时;本行菩萨道之文是不轻菩萨也,指此为礼拜住处。”(御书802页)
从这段御文可知,于久远之昔修行成佛本因的释尊,其前身就是不轻菩萨。
久远的释尊就是觉知且修行了万众生命皆具备的三世永远之妙法而成佛的。
也就是透过觉悟“任何人都具备妙法,是尊贵的存在”此真实,才得以把自身提升到佛界此最高境界。
此外〈御义口传〉也阐述,不轻的礼拜行相当于〈寿量品〉的“每自作是念”之文。佛无论在成佛前或成佛后,总是不断祈愿万众成佛。因为成佛是一切生命奥底原本怀有的永恒愿望。由此可知,不轻菩萨的一念,与佛此心相同。
从上述教示可知,不轻菩萨的实践即是折伏,不仅是直通自他成佛之道,也是开启自他幸福的崇高实践。
和不轻菩萨一样,实际向人们宣说妙法精髓,还遭遇危及生命之迫害的正是大圣人,为我们示范了什么才是真实的“如说修行”、“法华经行者”。他破除了光靠言词或形式上的实践,毕生贯彻实践妙法的精神。透过这种尊贵的行动,才能开辟未来永远的幸福之道。
* * *
一切的根干都是在于是否和佛心、《法华经》精神一致。只要与佛为一体,符合妙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佛心就是指,誓必拯救万众此大慈悲的誓愿。胸怀此誓愿,并为了成就此誓愿而奋战,自身生命在这当中就会受到磨练。
折伏行当中含有破除自他无明的力量。
如同钻石只能用钻石琢磨,人唯有靠人来磨练,方能绽放光芒。想要成就伟大的人生,从事折伏很重要。
一个人的人生,看似很长实则短暂。一生当中能够亲自体验的事有限。可是,如果能将他人的烦恼视为自己的烦恼,一起祈求、奋斗、克服,人生的丰富度就会扩大两倍、三倍、十倍、百倍,无限地扩大。
为他人烦恼、奋斗多少,就能积蓄多少的“心之财”,并奠定不管遇到任何事也绝不动摇的幸福境界。
因此,对人们畅谈日莲大圣人的佛法,是使人们结下成佛机缘的最尊贵行为,所以有莫大功德。
户田先生说:“下种分为闻法下种与发心下种两种。初次折伏一个人,但对方并没有入信,这是闻法下种。其他人再去折伏,而对方请领了御本尊,这是发心下种。两者都属于下种,所获的功德也一样。”
无论是闻法下种或发心下种,都是教导人们妙法的尊贵行为。这两种自愿为本佛效劳的功德,都是无比巨大的。
以此为前提,大圣人尤其强调闻法下种,要向对方宣说妙法,让对方结下佛缘。
大圣人教示:“因此,都必须坚决地去讲说《法华经》给他们听。相信的人一定可以成佛,而毁谤的人也会因为结下‘毒鼓之缘’而能够成佛。”(御书文白并列本Ⅲ,139页)
“毒鼓之缘”又称“逆缘”。亦即,只要向某人宣说《法华经》,即使对方当时不信,甚至反加诽谤,可是“听闻了正法”即是结了“缘”,将来必会步向成佛之道。
即使对方无法马上相信正法,但只要听闻了妙法,生命里被下种的人,会像种子发芽般,总有一天会相信正法。
所以不管对方信不信,重要的是祈求对方的幸福,竭尽最大诚意,鼓起勇气向对方述说佛法的伟大。
大圣人也是如此,即使面对企图以暴力或权力迫害的敌对者,也毫不畏惧,堂堂伸张正义到底。
不愿意放弃任何人,誓必拯救每一个人,佛的这种行动,就是妙法的折伏行。
创价学会继承了佛的这种精神与行动,所以跟随学会共同奋斗的每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伟大的功德。
“为正义挺身而出,你的力量将倍增”──这是我年轻时就铭记于心的箴言。
为正义奋战的人是无敌的。没有比胸怀真理的人更坚强。
大圣人教示:“虽然,诸天善神等力助日莲,故至龙口亦能取胜,其余之大难悉获脱免,今魔王其不惩忿乎!”(御书879页)──虽然(第六天魔王亲自捣乱),但因为诸天善神等合力帮助日莲,所以连龙口法难也战胜了,其他的大难也摆脱了。现在,可能魔王也尝到苦头了吧。
全宇宙的诸天善神、佛、菩萨都来相助,没有比这更坚强的后盾了。只要秉持大公无私的正义信念,全身就会洋溢大宇宙的力量,勇气和智慧会源源不断涌现。
所以大圣人显示广大无边的欢喜境界,说:“日莲遭受的流罪,是今生的小苦,不值得叹息;来生能够领受大乐,才是最值得欢喜的事!”(御书文白并列本Ⅰ,330页)
我们要确信,学会员秉持与本佛同心,弘扬妙法的正义行动中,必具有宇宙般伟大的福德。
摘自《御书的世界》(日文第三册,2005年3月出版)
《创造幸福与和平的智慧》一书汇集池田大作著作中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