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出薪火相傳的夢想
來自印度的克里希納‧科利(Krishna Kohli)夢想要保護印度傳統紡織藝術,過程中他找到一種為當地青年服務的方式。
小時候只要家裡有慶祝活動,我都會幫忙母親煮飯及布置。由於我住在一個小農村裡,常常接觸到印度傳統裝飾、服飾及藝術,促使我很早便想要保護傳統文化、走服裝設計這條路。
無論如何,我都沒想過要放棄。
傳統紡織品在印度擁有悠久歷史,是印度文化遺產寶貴的一部分。然而,自1990年代起,西方生活方式成為主流,當我取得新德里一所大學的服裝設計學位時,想在傳統紡織領域工作已如登天般困難。
無論如何,我都沒想過要放棄。我已在學生時期加入印度創價學會,當時我就立下目標要藉由保護傳統文化來貢獻社會。
為大家而有的工作室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在2013年,獲得重開工作室的財務支持。
第一年很順利,不過第二年的時候,我簽下一份合約,讓一個人以合伙人之姿管理生意,不料六個月後,公司就破產了。
為了省錢,我將工作室搬到郊區。雖然路途遙遠,我作為支部層級的幹部,仍全力投入印度創價學會的各項活動,關心會員。
我所唱念的每一遍「南無妙法蓮華經」(Nam-myoho-renge-kyo)及參加的每一場創價學會活動都在提升我的境界。不可思議地,對於那位使公司破產的前合伙人,我不再感到憤恨難消。
縱使當時公司舉步維艱,在我培訓的20名紡織工中,只有少數幾人離職,對於他們的決定,我也不怨。我反而有新的想法,我應該開放工作室給附近村落的人,這樣一來他們可以學習傳統編織藝術及紡織品設計。
憑著學到的技術,許多人因此得以在經濟上支持家人。工作室所處的區域以傳統紡織品伊卡(ikat)揚名。除了伊卡之外,我也從事紮染和雕版印刷,來工作室的人能進一步深化自身手工技藝,我也能為當地社區創造更多價值。
人們問我,我是如何在自己財務狀況不穩定當中,進行這些事情。我回答,佛法教導:「為別人點火,也能照亮自己面前。」
培育年輕人
2019年時,鎮上行政首長突然聯繫我,說她有興趣了解工作室所進行的項目。原本估計30分鐘內結束的參觀行程,變成兩小時,事後行政首長還提議,由我們來教授傳統編織技術,作為政府的工作培訓倡議的一環。
讓我最開心的是,自己能在培育新一代傳統工匠上做出貢獻。
當地報紙廣泛報導此培訓倡議,電視台也前來拍攝工作室的情況並採訪我。此外,一個為偏遠地區年輕人進行職業培訓的非政府組織邀請我們到國內其他地方與他們合作。
如今生意已上軌道,不過讓我最開心的是,自己能在培育新一代傳統工匠上做出貢獻。
來源: 2021年11月26日日本創價學會刊物《聖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