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祖母堅毅的和平精神

桑原和美 日本
年長女性坐在輪椅上,她身後是廣島原爆圓頂館。
和美與祖母的身後是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原爆圓頂館 (© 聖教新聞)

祖母身為日本廣島原爆倖存者,抱持著絕不動搖的堅毅生命力,這深深啟發了孫女桑原和美,她決意體現並承繼祖母為建構和平的堅定決心。

祖母的原爆經歷

1945年,我的祖母山中惠美子當時是六年級的學生,一家九口住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早上,她前往眼科診所看醫生的路途中,木屐的帶子斷了。附近工廠裡的一位伯伯看到後,遞了麻繩給她說:「外面天氣酷熱,到裡面綁好木屐吧。」當祖母走進大樓,蹲下來正要繫帶子時,「就像太陽掉下來般猛烈的光線」刺眼地照射過來,使她睜不開眼。同一瞬間,她被劇烈的爆炸擊倒在地,令她難以呼吸。

我的祖母被困在距離廣島市的原爆核心有1.4公里遠的建築物底下,大喊求救。此時一個路過的男性向她伸出了手,正當她要抓住那位男性的手臂時,男性手臂上的皮膚剝落了。儘管如此,他還是設法把她拉了出來,祖母驚險逃離了廢墟升起的大火,一路上目睹有如地獄般的慘狀後,她終於回到了位於約1.5公里外的家。所幸家人都安全,令她鬆了一口氣。

原爆倖存者的愛情與所遭受的歧視

我逐漸明白,穩步地、一對一地培養人們心中的和平文化,才是通往核裁軍的道路。

雖然戰爭結束,但是苦難卻沒有盡頭。多年後,在祖母18歲時,愛上了一名年輕男性。甚至到了論及婚嫁的地步,然而對方的母親把祖母抓到一邊說:「不要告訴我兒子我跟妳說了這些。其實我根本沒辦法接受原爆倖存者的妳來當我們家的新娘。」祖母因此心碎欲絕。

五年後,她去相親,對方名叫龝男。隨著時間推移,兩人孕育著純粹的愛情,並於1957年結婚,不久後懷上身孕。然而,由於她罹患結核病,醫生告訴她可能沒辦法在分娩中活下來。但祖母不想放棄,她想證明即使是原爆倖存者也可以生孩子,變得幸福。最終她花了三天三夜,才生下一個女嬰。

值遇佛法後的心境轉變

1960年,從親戚那裡聽說了佛法後,祖母一家人加入了創價學會。她每天都不斷地遭受原爆後遺症的磨難,除了患上血小板減少症(血液凝固障礙)、原爆白內障、缺血性心臟病和甲狀腺癌等等,還從她皮膚疼痛的紅腫塊上多次排出了巧克力色的玻璃碎片,那是她當時被無數玻璃碎片刺穿時遺留下的痕跡。但在接觸佛法後,她的心境深刻地轉變了。儘管受盡原爆後遺症折磨,但仍能正向地面對一切,心裡充滿活力。

1988年,池田大作會長撰寫了一首打動人心的詩,描述了原爆倖存者承受了難以想像的痛苦、悲傷和歧視,並進一步闡述了他們的崇高使命,即創造和平的世界。我的祖母深受池田會長文字中的慈悲所感動,誓言要為和平更盡自己所能,並分享她作為原爆倖存者的經歷。

一位女性對著麥克風講話,並面向觀眾。
山中女士向青年闡述原爆的經歷 (© 聖教新聞)

回顧她經歷原爆倖存的過程,對我祖母造成了情感上沉重的負擔,使她夜裡飽受噩夢侵擾。儘管如此,她決心不讓任何人再次經歷同樣的悲劇。迄今為止,包括日本在內,她已在超過十個國家講述了核武器的威脅與和平的重要性,當中也包括2011年3月在日內瓦的聯合國總部發表她的證言。

承繼建構和平的決心

在我就讀中學二年級時,第一次聽到祖母的原爆經歷後深受震撼,心情難以負荷。一年後,在廣島縣的一場演講比賽中,我表達了以下的感受:「原爆倖存者連結婚都不被允許,令我不禁感到憤怒。」「我作為年輕一代的代表將持續倡導世界和平,這是我們應致力實踐的理想。」我的演講獲得了廣島縣知事獎,看到我能夠延續她的和平行動,祖母感到無比欣慰。

大家庭的合照。
山中女士(前排右中)、和美(前排左)與她的家人 (© 聖教新聞)

高中時期,我熱衷於閱讀池田大作會長與世界各地領袖及有識之士合著的眾多書籍。透過這些對話,我深刻體會到尊重與我們想法不同的人是很重要的事。同時,我也認知到必須汲取知識,有效地倡導和平,而非一昧感情用事。

之後,我選擇在日本的創價大學就讀法學院,是因為想從國際法的角度探討廢除核武器的議題。我積極參與學校的英語學習小組,並與國際學生交流來提高英語能力。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前往了英國白金漢大學留學,深入研究和平與人權相關的議題。

在英國期間,我有幸受邀參加在倫敦的一場跨宗教活動,與來自不同信仰的人士分享祖母的經歷。我煩惱該怎麼撰寫演講稿,同時反思祖母艱辛的一生。回想起曾問過祖母為什麼總是面帶微笑,她回答說:「因為如果我不保持微笑,就無法活下去。」她的話語是多麼沉重。儘管我知道自己或許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祖母所經歷的痛苦,但我決心要支持我的祖母並持續讚揚她的勇氣。

我在容納兩千人的大廳中向觀眾發表演講內容時,盡量放慢語速並慎重地說話。演講後,觀眾紛紛站起來熱烈鼓掌。事後許多人表達祈願我祖母幸福的真摯話語。感到自豪的是,祖母的故事感動了來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們。

轉捩點與和平之心

2018年,大學畢業後,我決定回到廣島,在祖母身邊從事基層的和平活動。回到家後,我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使命。

我前往德國旅遊數週,在柏林參加創價學會的活動成為了我的轉捩點。在會員們的溫暖陪伴下,我向在座的會員首次敞開心房,吐露我的感受。每個人都專注聆聽並給予肯定的支持,讓我在從事和平活動的道路上重拾自信。

一位女性站在紀念碑前,手拿著文件夾板。
和美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兒童和平紀念碑前向參觀者進行導覽 (© 聖教新聞)

三年前,我成為了廣島和平志願者的一員,是兩百多位志願者中最年輕的一位。我也取得了廣島縣當地的口譯導遊資格。在引導人們參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並介紹原爆圓頂館時,我時常講述祖母的經歷,尤其是在原子彈爆炸後,造成許多人喪命在河岸邊的悲劇,使她再也不想要靠近那裡。

每位參觀者都來自不同的國家與成長背景。在和他們互動時,我總是不斷地反思如何最恰當地介紹廣島的重要歷史。有些參觀者似乎並非自願來到這裡,有時我不禁思索人們究竟理解多少。然而,也有人聽完我的導覽後,再次回來參觀原爆倖存者的廣島和平都市紀念碑。這令我深深感到欣慰。

我逐漸明白,穩步地、一對一地培養人們心中的和平文化,才是通往核裁軍的道路。這是我從祖母不屈不撓、堅毅的精神中學到的道理。我衷心期盼自己盡的微薄之力能啟發他人,並在人們心中點燃起貢獻和平的熱望。我會持續履行與祖母的承諾,致力於推進和平。

來源: 2023年8月3日日本創價學會刊物《聖教新聞》和書籍《永不忘那廣島與長崎》(Hiroshima and Nagasaki: That We Never Forget)